查看原文
其他

建证战疫:绽放在深圳应急医院项目的铿锵玫瑰



平凡生活中

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

建证战疫中

她们是战士,是勇士,是先锋


患难时刻,更见女性的坚守

危急关头,更显巾帼的分量

在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

她们不惧艰辛,勇挑重担

为深圳应急医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们用行动

展现了新时代建筑女性的精神风貌

为中建科工抗击疫情的战场

带来了一份温暖与感动



李劲:一丝不苟、严谨表率



“中国人在这种大苦大难面前,我感觉是很团结的。”李劲在访谈中这样描述她眼中的疫情阻击战。如果不是有人告诉你她的年龄,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经验丰富、充满干劲的女同志已经67岁高龄。李劲是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年龄最大的女员工,从2月4日开始,李劲便一直坚守在项目的一线,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加班,让人丝毫察觉不出来她的年龄。


其实,早在春节期间,当李劲得知公司要建设深圳应急医院的消息之后,便主动请缨,要求支援一线的建设,可公司考虑到现场的施工环境复杂,而且当时正是防疫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便安排李劲在公司办公室做后方的支援工作,做好项目技术方面的把关工作。


李劲却觉得这样的安排不合适,在李劲看来,只有到现场,只有到了最前线,才能真正知道技术方案和现场施工的问题在哪里,才能及时调整,否则都是纸上谈兵。几次三番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公司还是同意了李劲到项目现场办公,但也反复强调,现在是防疫的特殊时期,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


“真的很严谨,要求非常严格。”这是李劲的同事们谈起李劲后的第一反应。在项目上,李劲经常跟同事们强调:“抢工不是打乱仗,不能因为这个项目工期紧就疏忽大意,你必须将现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这样后续的工作开展才会更顺利,这才是对工期最大的负责。”出于责任感,李劲经常会出现在项目施工现场,特别是一些具有潜在风险的环境中,她一定要自己亲眼看到施工严格按照技术方案在执行,这才放心。尤其是在项目建设遭遇寒冷暴雨的那几天,李劲趟着浑水,脚踩泥浆,一直在项目的风险点坚守着,直到相关作业面顺利完成,她才放心地去往下一个现场施工点。

易璀:找遍全国的“先行者”

易璀(后排左三)和团队


“我们家在春节前就已经开始参与抗击疫情的建设了。”易璀说。易璀的丈夫是中建三局的员工,整个春节长假期间一直为了“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忙前忙后。看着丈夫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易璀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建设中。


大年初四,易璀正式接到建设深圳应急医院的安排,牵头负责核心主体的打包箱采购及安装工程的招采。由于心理上有预期,她没有感觉太惊讶,很快便进入工作状态,当天就完成了整个华南片区打包箱的库存资源摸排和初步沟通。本以为第一步算是走稳了,事实上,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找!全国去找!”这是易璀在与华南的打包箱单位现场集中技术讨论后的第一反应。因为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影响,华南现有的箱体库存无法满足深圳应急医院的建设需要,而等待箱体生产复工更是遥遥无期。近乎本能,易璀想到要利用各大区的所在属地化的优势去寻找箱体。


时间不等人,易璀和她的团队立即行动,一切要以100%的要求来完成:100%落实供应商库存和制造复工,100%眼见为实、心中有底,最终确保100%保证箱体及时到位。说她和团队找遍了全国毫不夸张,最终,在各大区的大力支援下,易璀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全部箱体的现场考察,完成了首批1800个箱体的资源锁定和价格锁定。此时,从易璀正式接到项目建设通知到首批箱体资源的闭合,还不到48个小时。


这是易璀女儿所写的一篇短文,

读来令人动容: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人生就像一味良药,先苦后甜。好不容易盼来了能与爸爸妈妈团圆的日子,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夺走了这般幸福美好。 


去年此时,大家还在尽情地享受 2019 年的到来。今年此刻大家却在奋力地预防、抵抗病毒的侵袭。 


2020 年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强大的病毒,我很惧怕、很担心。但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不怕,他们很勇敢。为了治愈那些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的人们,他们愿意舍小家为大家。自从武汉疫情扩大后,各地的“白衣天使”都前去支援武汉。甚至一些长发及腰的女生,为了加快救援速度,纷纷割舍长发。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真的非常值得学习。 


除了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还有奋战在自己岗位的警察。我在新闻里看到,一名警察因抗战疫情过于劳累,导致列队时直接向前晕倒,令我隔着屏幕都觉得疼。他们坚守岗位,所以也令许多民众感动,纷纷献上自己的爱心口罩。 


不止这些,我爸爸是中建三局的员工,为了支援建设“火神”“雷神”,除夕夜就开始上班。而我妈妈是在中建科工工作,为了深圳的“小汤山”,过年期间也要天天在现场协调资源,招标材料。所以,我想所有父母是建设者的孩子们,心里一定会很敬佩自己的父母,以他们为榜样。 


当然,在这次加入抗“疫”战的职业还很多很多,他们都是最美的逆风而行的战士。我在此向他们致敬,并且祝福他们一定能“胜利”。 


梁雅萌 

2020 年 2 月 10 日


杨莉:战疫玫瑰别样红


杨莉(正中)


“你那还能调配多少资源?明天是否能按时进场?需要什么帮助?”“商务人员我来落实,先从就近地区快速增派,保证招采工作快速完成”,电话那头是华南大区总经济师、总法律顾问杨莉的急切安排。


当始料未及的14天强制隔离遇上应急医院攻坚,虽然不能在前方与同事们一起战斗,但她一直在安排着各项工作推进,一天完成商务团队组建,快速集结近70人商务骨干,反复评估招采是否漏项······推进工作的同时,她还反复叮嘱大家要注意自我防护、按时更换口罩、注意洗手。隔离期一满,杨莉立即奔赴前方,带头了解现场情况,助力履约,在极限的工期中做精做细提供充足保障。


谈起这些天的感触,杨莉说到:“最想的还是远在疫区的父母,十分担心他们的安全”。但作为中建科工人,她始终秉持铁骨仁心的品格,以身作则为身边的伙伴立起了一面旗帜。

李军玲:隐形守护,硬核支撑



“华南现有多少打包箱,2020年需要采购多少打包箱?现有打包箱资源都有哪些?” “若需医院建设,机械设备、土建、机电、装饰、市政园林等类似有医院建设经验的资源储备有哪些?预计多少天可以集结?”1月25日,正值大年初一,当是否建设应急医院的指令还不明确的时候,公司发布先行启动资源梳理工作,一得到通知,李军玲立即在招采工作群,招集小伙伴一起紧急梳理在手打包箱、大型机械等资源。
 1月28日,大年初四,中建科工确定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项目,“应总部要求,为快速响应,上传下达,华南大区即时建群以全面应对疫情实战工作”,为便于沟通,李军玲当天建群发布以上通知,同时拉入总部商务及集采领导同事进群。
1月29日,大年初五,总部召集工程、设计、招采启动打包箱资源洽谈工作,家有武汉亲戚,正处感冒咽痛在家吃药自行隔离的李军玲不能前往参加,即时通知主动报名参加实战的孔卉楠代表大区招采参加。当日,李军玲与全天候在线招采同事陈文娟一起梳理出一版“深圳疫情设备应急资源备选表”,及时发实战工作群并告知项目同事紧急与资源方对接。
1月31日,项目正式进场 ,“李姐,项目这边钢筋、混凝土和级配砂石资源,必须在2月2日凌晨进场,现场十分紧急!”,“@李军玲,现场机电、装饰、市政等工作量很大,正值春节,时间紧,资源很难组织,每项专业必须考虑三家以上。”“@李军玲,货源、质量、价格都需兼顾,在保证前二情况下,注重价格,涉及到参数的物资设备在询资源时一定要把资源的相关参数及时拿到,这样设计组才能据此设计······”。项目各项资源紧急需求在这天燃爆了,刚刚放下电话的她,顾不得吃饭又拿起电话,与同事一起紧急联系起各路资源,1月31日当天下午2点41分,临时医院急需钢筋、混凝土等大宗材料、大型机械设备资源基本锁定。同天发动公司内外资源,初步锁定3家机电、4家装饰、5家劳务资源。
2月1日,应急医院项目经理王伟发来需求,“土建工程4天浇筑2万方混凝土,每天连续作业5000方,两班倒,劳务人员紧缺,继续扩大劳务人员储备和寻源!!!”,三个感叹号让处于隔离期在家办公的李军玲,感受到了项目异常紧张履约的气氛······
2月2日,离隔离期结束的她打点行李,迫不及待地打车奔赴项目现场:一边是正在进行60个打包箱拼装的拼装场地,一边是正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及各项准备的主战场。“施工期20天,已过2天,怎么确保资源到位,保证按时交付?”特殊时期资源紧缺,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容不得李军玲有一丝喘口气的时间,她一到现场,立即与项目商务同事,按照轻重缓急以及施工工序,联动生产,全面梳理已定标及紧缺资源缺口计划。
2月3日,应急医院初步完成专业工程10项,涉及大宗材料、设备及市政园林、土建劳务、机电装饰等专业资源的89家单位基本锁定。这天下来刚回酒店已至凌晨一点半的她,正准备洗簌,接到项目经理电话:项目计划压紧提速,余下未进场的2400个打包箱将在2天后,每天以进场500-600个打包箱速度运至拼装场地。“原投入300名拼装场地劳务资源,现急需储备至1000名劳务资源,紧缺700名劳务资源立即寻源” “原计划投入机电、装饰、市政等关键资源5000人,现根据现场进度要求及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资源投入,我们预判不足,还至少准备2000名以上应急技工资源”,计划提速需求增加,白天打了一天电话,原本咽痛的她,加上着急上火,这天晚上折腾一夜未睡······
“自1月28日起至2月3日,是组织资源抢资源最为关键的6天,我们把握住了,伙伴们每天打一二百通电话,都是常事,当时感觉时间太紧太紧了,每一分一秒对我们都很关键。”
现在,看着眼前已建成通过预验收的应急医院,李军玲有颇多感慨,“项目已经结束了,过程中招采工作遇到很多困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小伙伴们承担很多,她们承受住了考验,我为她们感到自豪,我为有这样的团队感到欣慰。”李军玲笑着说。张瑜: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34个小时,这是张瑜从内蒙古父母家辗转返回深圳所用的时间。新年伊始,张瑜正带着孩子在父母家过春节,但当她收到公司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建设的召集令之后,没有多想,第一时间就报了名,随后她独自一人从内蒙古返回深圳参与项目的前期工作。“虽然第一时间就报名了,不过到了深圳之后,其实我并没有第一时间来现场。”张瑜说。


谋定而后动,张瑜刚回深圳就同步了项目的高强度工作节奏,整整三天,张瑜一刻没有闲,前期算量,编制项目的预算,建立项目主结算模式……等到后台的准备工作告一段落,张瑜立刻转换战场,来到了项目一线。在施工现场,你总能看见张瑜的身影,身材娇小的她,干起事情来却是雷厉风行。


张瑜在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对“时间就是一切”这句话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时间太紧了,只能到那个位置实测实量。”张瑜说。时间紧是项目的特点,工期只有20天,是不折不扣的抢工工程,所以项目的设计、招采、施工时限都被极限压缩。这也要求项目图纸、方案、现场施工和项目商务结算的匹配度一定要高,张瑜所负责的预算也必须要与现场一致,而不是以图纸为准。


为了能准确地复核各专业完工的工作量,统计出实际产值,为进度结算和工程款的支付提供依据,张瑜除了在办公室做好各类报表的统计、录入、调整、复合,她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去现场。“我每天必须要去现场勘察几次,有时候刚回办公室又得跑去现场。”张瑜说。一卷皮尺,这是张瑜在项目上除了电脑之外最熟悉的工具。


谈到自己的收获时,张瑜表示,除了看到建成深圳应急医院后成就感与自豪感,“主要还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吧。”

孔卉楠:严守“第一道工序”



“把最着急的工作分给我!”这个说话嗓门显得有些大声的,是中建科工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大宗材料应急招采小组的小组长孔卉楠。


孔卉楠说她以前说话没有这么大声,“项目人多,尤其我们商务办公室,进进出出的各种人,不吼两下根本没人听得到。”


孔卉楠是最早进场的一批同事之一,早在大年初五就已经到了前线。“商务工作一定是要先行的,尤其是只有20天工期的这个项目,你不走在前面,后面所有人都得等你。”深知时间的宝贵,从一开始,孔卉楠就进入到了战斗状态,在接到项目启动命令后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几十通电话,最终锁定了5家级配碎石、混凝土、钢筋材料供应商,并储备了6家作备选应急单位。


看起来,似乎问题已经解决了,谁知道,对孔卉楠来说,问题才刚刚开始。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建设,正值春节期间,而且也是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很多人员都回家过年了,而且很多地区的交通处于中断的状态。虽然材料是有了,但运输材料的司机却十分缺人,这让原本信心满满的孔卉楠一下子没有了底。“当时都已经绝望了,恨不能自己去把那些材料拉回来。”孔卉楠说。


在反复与供货商沟通无果后,孔卉楠最终只能求助于朋友圈,她把急需运输货车的消息编成了一个小短句,并在后面附上了自己的电话,孤注一掷,她就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出来。“大概也就几分钟,电话就来了。”后面就是应接不暇的电话,最终经过反复的沟通确认,孔卉楠共计寻找到30家运输单位协助材料运输,她连夜启动了供应单位约谈,最终锁定256台泥头车来运输材料,后续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后来,当事情告一段落后,孔卉楠打开朋友圈翻了翻,才发现,原来自己几乎所有的好友都在朋友圈复制转发了她的消息,那一刻她坦言很是感动:“所有人都在力所能及地为项目出力。”


谈起这段时间的经历,孔卉楠想得最多的其实是她的儿子,孩子今年才4岁,虽然深圳的家里有老人在照顾,但一直在项目上,十几天没有回去过了。“也不敢回去,怕万一有个啥事儿,那就太可怕了。”孔卉楠说,等自己撤场后,要按照公司的规定认真隔离,等隔离完了,到那时候再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实话,项目现在都已经完工了,还有人打电话问我需不需要货车。”孔卉楠笑着说。

曹华月:熬通宵我也愿意



“在电视上看到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时候,心想我要能参与该多好,没想到在项目群看到有信息说需要人支援深圳应急医院,我就抱着万一去扫地也不错的心态报了名。”提到主动请战项目建设的经过,曹华月打趣说道。收到征调通知后,她马上买票,立即赶赴项目。“第二天上车的时候还是很舍不得我两个女儿,好在没哭,因为我买了好多果冻,以前她们小时候我上班都要上演生离死别。”


“到了项目,感觉就像打仗一样,各个都忙不停歇,我心想能出自己的一份力熬通宵也愿意。”曹华月负责项目的工程资料管理工作,项目图纸涉及到的专业繁多,有建筑基础、主体、装饰装修、市政道路以及绿化、机电和智能化等等,她与同事一起研究讨论,看图纸,查规范、对接监理,同时还要对各分包单位进行一一交底。“因为一道工序不止一家分包单位,所以要比平时更加细心和耐心,这是一项大工程。由于正值春节和疫情蔓延期,很多厂家都没有营业,资料提供不是很及时,所以平时看似很简单的工作几乎成为了难点,不停地跟分包单位解释不停的修改。


 “我经常去现场查看施工进度和质量,每天去感觉变化很大,很神速,这更加让我觉得来这里不后悔,非常感谢公司给予我的机会,在这里工作很愉快很自豪。“曹华月说。

李凤珍:能做的事情就尽量多做一点



“每天都有这么多,这次抱过去的不算多了。”李凤珍和同事各自抱着厚厚的一摞资料去盖章,资料在桌上垒起来都快到她肩膀那么高了。李凤珍是深圳应急医院项目的一名资料员,主要负责项目原材料和分包单位资料的收集以及方案报审和检验批资料签字。光是从这些描述中,就能感觉李凤珍日常工作的繁琐。“在广东厂就一直负责资料工作,唯一的区别就是短时间里整理资料的量要多很多。”李凤珍说。


与李凤珍一起来到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参与建设的,还有她的丈夫伍超。她们在2月2日收到支援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建设的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响应,随即进入工作状态。当伍超赶往广东厂组织工人上车前往深圳的时候,李凤珍在家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将两人的行李收拾妥当,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夫妇二人随即驾车驰往深圳支援项目建设。


“节奏很快,第一天来的时候,直接就忙到晚上12点了。”李凤珍当天下午2点半左右到达项目部后,就立刻参与到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中,连办理住宿的时间都没有,直到深夜暂时将手上的工作忙完,才去办理了入住。“也没有留意到时间,只觉得一直在忙,一看时间居然这么晚了。”李凤珍说。


李凤珍不是没有过担心,尤其是刚来项目的前两天:“那几天回到酒店静下来还是有些担心的,来之前只知道要建应急医院,但没想到和三院离得这么近,就一个栅栏的距离。”不过,项目完善的防疫措施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李凤珍很快就适应了紧挨着三院工作。“项目还是挺有意义的,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多做一点。”李凤珍说。

吴晓琴:我们为着光明而来



“妈,没干啥,正常工作呢。”吴晓琴对着电话那头的母亲说,这是吴晓琴来到深圳应急医院项目的第12天,没日没夜的忙碌,竟忘了每周和父母通电话的日子。


吴晓琴是中建科工广东厂的一名普通女职工,在收到公司准备在深圳修建应急医院的消息后,她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怕他们担心,没跟家里人说,直接报了名就来了。”吴晓琴原本打算等工程结束之后,再告诉家里人自己去深圳建了应急医院,可上次吴晓琴在现场清点气瓶的时候,大姨忽然打来一个电话,现场嘈杂的环境让大姨不停追问,吴晓琴这才将自己参与深圳“小汤山”建设的秘密告诉了大姨。让吴晓琴感动的是,当家人知道她在抗疫建设的一线后,并没有责怪她,而是叮嘱她一定要注意安全,后来吴晓琴才知道,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在家担心的连觉都睡不着,还特意为女儿求了一个“平安符”。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吴晓琴说这是她在项目上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项目从上到下,全都是卯足了干劲儿要把深圳应急医院早日建好,看着以前在广东厂斯斯文文的同事在项目上变成了只睡3、4个小时的“工作狂魔”,吴晓琴觉得自己也被激发出了战斗热情。有一次,送气瓶的货车到了,但地面还没完全硬化,原本司机打算把气瓶叠放在地上,赶紧去拉下一批气瓶,吴晓琴坚决不同意,在她和司机沟通的过程中,吴晓琴发现周围有几块打混凝土剩下的挡板,顾不上那么多,她奔过去用双手把那些沾满泥土的挡板拖了过来,迅速布置出了一片临时的平整场地。“气瓶底部一定要放在硬实的平面上才行,现场各种交叉施工,万一机器碰到了,后果不堪设想。”吴晓琴解释道。


吴晓琴在项目上最伤心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工作太艰苦,而是有人开玩笑地对她说了一句“晒黑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着镜子里面脸上被晒出的口罩晒痕,像个大花脸一样,吴晓琴说自己那一刻心里面真的有些难过,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我们是为着光明而来的,离太阳近,当然烤黑了。”吴晓琴说。




在深圳应急医院的战场

她们巾帼不让须眉

她们是最美的铿锵玫瑰!


向所有抗击疫情的女性

致敬


祝所有女员工们

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来源:中建科工(zjkgweixin)



猜你喜欢↘

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